|
2018年4月12日晚上6时30分,2018华中科技大学法学与软件院系自强标兵评选活动在东九B103顺利举行。参加本次答辩会的自强标兵候选人有:肖陈、朱佳慧、范迩千、胡立威、任君、高梦宇、许倩倩、毛秀芳。
答辩会开始,主持人万裕维讲解了自强的含义。伴随着支持人最后一句话的落下,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我们的答辩会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且听着八位自强标兵候选人的“自强故事”。
肖陈,是一名法学16级本科生。她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进入大学的两年内,在学习上,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先后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加权成绩也处于上升趋势;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去多尝试,多方面的发展自己;在工作中,先后在社联,社实,活一,校勤工助学车棚岗担任主管,也在奶茶店兼职,从拓宽视野到接触一定的社会经验。从各个方向践行着自强。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自强不息,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去年夏天高考之后,她与伙伴们在一起创办了零点教育机构。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同时也惠及自己,实现了经济上的全部独立。她就是朱佳慧。
来自法学1601班,作为法学院社会实践部部长,她一直坚定将法学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在实习期间,她努力将在学校所学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而实习中的经历亦让她感触良多,在担任法学院社会实践部部长期间,组织法学院及其他院系的学生进行了共七次的未成年人普法活动。她知道,作为一名法科学生,在普法活动中,能做的其实也有很多。她就是范迩千。
胡立威作为当代的法学生,最需要有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品质和洗去功利与浮躁的内心境地。自大一以来,坚持提升自身素质,亦不断服务他人,每一步都力所能及做到最好。315附中普法活动的志愿者,连续两个学期参与SICA的TPIS(留学生汉语辅导员)项目,他对周围世界的观照始终在路上;基层法院实习,让他明白法律人的使命艰巨,而道路亦需坚定。未来,应有更强烈的使命担当,而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
任君,她先天性感音性神经性双耳耳聋,语音分辨率低,两年内经历三次听力下滑,遭遇被迫放弃高考英语听力考试,被迫双耳佩戴助听器,以及亲弟弟高考前突患血液病,两度病危等打击。但不轻言放弃,坚持参加高考并高于市第二名20余分成为高考文科市状元;她不忘初心,加入德语班,艰难求学德语,刻苦研习法律;心怀感恩,积极参与义工服务,加入美丽中国梦想导师等项目;热爱生活,喜爱锻炼,参加校运动会并取得优秀成绩。
高梦宇,大二在读,成绩在年级前25%左右。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态度乐观,人际交往积极,热心公益,热爱学习。获得过自强奖学金和社会公益奖学金,参加过暑期支教,现在还任支教类协会任资助类部长,也帮助了几十个贫困山区孩子得到补助。目前还在本校辅修。努力克服家庭条件的不足,利用总总社会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做到了不向家里要钱,摆脱辍学可能,试图努力在大学活出自己的精彩。虽然自己的起点比别人低,背景比别人差,但是还是在努力调整心态,把握自己的命运。
法学1702班的许倩倩,无论是每周到成熙英语上两次课,还是每周到街道口上长达六个小时的德语课;无论是和组员精心准备英语剧,还是和朋友相约自学高数;无论是每天7点20的早读,还是每天中午半个小时的练习英语;无论是参加校红十字队,为陌生人和小动物献出爱心,还是努力成为温暖朋友的小太阳。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优秀的自己,尽管路上困难重重,但她孜孜以求,从未后悔。
志愿服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毛秀芳她就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飞在喻家山脚下的某个角落,飞在一个名为从江的小山村,飞在一群孩子的心里,光亮微弱,她却一直默默地闪烁着,就像夜空中若隐若现的星,不求像太阳那样照亮全世界,只求尽己所能温暖一方天空。
答辩过程中,8位候选人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自强事迹,用简洁、朴素的话语诉说着一个个的动人故事。与明星相比,他们或许没有那么亮眼,但是他们的自强精神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相比,他们或许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他们也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不渺小;或许…但是他们身上都展现了法学人的精神“执着追求,与法同行”。在场上,评委对候选人们的答辩给出了超高的评价。他们身上都着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肯定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自强。
经过评选,任君,朱佳慧,范迩千,毛秀芳,高梦宇5位同学获得了院系“自强标兵”的称号。
法学院辅导员郑伟,资助主任刘玮和助理罗惠琳出席了这次评选活动。
排版|张知一
审核校对|郑伟
法学院新闻中心
闻天下之新,扬法治之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