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坐高铁回了武汉。
这一次,心情却有些微的不同,大概是作为一个准大学生吧,将回到一个我那么那么熟悉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个大学。我不是这个大学的学生,但她对于我来说却有母校般的意义。
坐地铁到光谷广场下车,几乎迷路了。几年不见,武汉的变化天翻地覆。看着一个小时候就很熟悉的地方,突然变得繁华绚丽,但我却不认识了,心里说不上来是难过还是开心。但头顶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
今天,想对我的“母校”说些话。
亲爱的华中科技大学,你的一个“孩子”,在你的怀抱里度过了十年的,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一个中山大学准大一的学生,回来看你了。
2019年夏天,大概是我经历过的最难忘的一个夏天了。因为这个夏天,我得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
而你,在我的几次犹豫后,还是被填在了第二志愿。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中山大学,也很喜欢你。原谅我的“喜新厌旧”,我舍不得你,但我也想,去认识一个新的大学,开始一种新的挑战。
你知道吗,除了走马观花般游览过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南校区,我从没去过其他大学。而你,是我唯一认识的,在我还没有所谓大学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你了。后来,我即将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了,还是对大学校园没有一点概念,心中只有你的样子:那样亲切、那么大,像一个完整的社区,路上总有很多跟我微笑着打招呼的爷爷奶奶和自行车骑得飞快的哥哥姐姐;像一个不染尘埃的世外桃源,住在里面不知“今是何世”。
的确,近几年来武汉变化得很快,你身边的所有街景、广场几乎都是每再见一次就改头换面。但唯有你,虽然也在变化,不断地翻新、变美,可你从不会让我觉得陌生。对,你的气息,每条笔直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依旧那么亲切可爱。
你知道吗,看到菜市场对面那一片丰富的小天地,良品铺子、coco、麦当劳……我会忍不住想起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吃城,里面可以吃到洒了很多白糖的豆腐花。空地上,有低矮的灌木,许多像我一样的小孩子,在这里蹦蹦跳跳,吵吵闹闹,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
你知道吗,这次回来,我突然见不到开在医院旁边的那间报刊亭了,我好难过。报刊亭门口总是有一只不怕人的猫咪,以及永远敞开的大门,随意翻阅的报刊。旁边的医院,年幼的我是常客了吧。我突然想到里面的儿童点滴室,电视机里经常会放好看的动画片,椅子也比隔壁成人点滴室舒服可爱得多。
①这是两块钱的泡泡胶和夏天菜场有卖的莲蓬
② 这是我吹的不圆的泡泡,后面是菜场的番薯
你知道吗,我走进菜市场,发现一点儿也没变。气味、声音,以及生活的气息。急忙走去卖水果旁边的玩具杂货小铺,想起这里曾经有我喜欢的守护甜心和柯南的一整盒的贴纸和泡泡胶和海洋宝宝等等等等,这里是我每次和外公外婆一起买菜都一定要来看看的地方。我低头饶有兴致地翻看,老板耐心地跟我介绍那些小玩意儿。他突然说,要泡泡胶吗?我给你拿。我激动地对他说:我小时候很喜欢这个。他笑了,说,现在好多大人来买这个呢。涨价到2元了,几只小管变成了一大管,很难挤出来,一股指甲油的气味,好像也没那么好玩了。可我真的好开心,它让我感觉到,一切都还在呢,一切都没离我远去啊。
你知道吗,我还记得喻园餐厅刚开的时候,我好像才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同班的女孩子问我:“你去过喻园餐厅吗?我昨晚去那里吃饭了,真好吃。”我说:“我早就去过了!”其实,喻园餐厅才刚开啊,我不知道它是就在我小学后面的新开的那间食堂,还以为是我住的“喻园”外面的餐厅呢。后来,我和外公外婆一起经常走来喻园餐厅吃早餐。再后来,我只有在寒暑假偶尔回来,和外公一起走去喻园餐厅吃早餐……
你知道吗,我闭上眼,我的童年都是你。从小看到大的喷泉,那次眼睛做了手术后蒙着纱布我还想去听喷泉的声音;从小玩到大的青年园,有假山、草坪、树林和荷花池,多年以后我突然觉得,这里真的好美,好美,约会或者看书,在这里都是无比浪漫美好的事情;从小走到大的梧桐林荫路,到了春天漫空柳絮纷飞,樱花桃花玉兰迎春花等等争奇斗艳,我都想不到我有过敏性鼻炎是怎么安然无恙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天的。
每年夏天菜市场前地上是一堆一堆的栀子花在卖,香得醉人,那时候我没有听过《栀子花开》。我和好朋友一起都喜欢JJ的《小酒窝》和至上励合的《棉花糖》,当然还有《隐形的翅膀》。
大门的标志建筑“毛爷爷招手像”,我记得我在这里参加过什么活动,小凳子下面是一瓶营养快线,手腕上是亮亮的荧光棒。
我记得,早上六点半,在房间里就能听到外面传来一段悠扬的音乐,紧接着:“这里是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站……”,听到这就意味着,我起得很早。我会很自豪地跟外公外婆说:“今天我都听到广播了!”
从附小回家的路上,那片楼印象中似乎施工修建了好长一段时间。曾经路过看到穿着学士服的哥哥姐姐拍毕业照。那时候在想:“这里究竟是老师们的办公楼呢,还是哥哥姐姐的学校?”是啊,对于大学,我曾没有一丁点儿概念。这次回来留心看了看,原来,这里是管理学院。这是离我曾经的小学最近的一个学院。
喻家山已经爬了多少次了?可是它似乎一次比一次矮——我长大得太快,而学校的路和房子也越爬越高,都快到山腰上了吧。山顶上是什么样的,能看到怎样的风景,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我记得山顶观景台的围栏上,有好多好多字,也许是刻下的名字,也许是许下的愿望和誓言。
东边大操场,我在这里开过运动会,后来小朋友们一起在观众席后面的空地玩抓人的游戏。我长水痘的那一年,班里停课了一周。来东边大操场看大学生的运动会,好热闹,人特别多。
西边大操场,我每周都会经过。因为我要和大姨一起,骑单车从东到西,去上钢琴课。有时候还可以在楼下买点良品铺子吃。那时良品铺子还没这么火吧,线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在武汉,有一间一间路边散装称重到小零食店。
图书馆,我在周末的时候参加美术兴趣班来写生。我穿着粉红色的溜冰鞋,一路滑过来。路上曾有一个小店叫格子铺,外婆给我买了两个我心爱的笔袋:一个是蓝色的小熊的,一个是粉色的兔子的,十块钱一个,我喜欢得不得了。小熊后来送给了好朋友,小兔子,现在仍乖乖地躺在我的抽屉里。
附小旁边的“红房子”,是每个小学生心驰神往的小卖部,可以买到小学校内小卖部买不到的零食和有香味的毽子。我幻想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它离学校有一小段距离,我不敢去。似乎只进去过一两次。现在想不起来到底是怎样的小零食小东西对小朋友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但“红房子”,本身就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渴望吧。
幼儿园对面的小游乐场,是我心中的迪士尼。远远地望着那上了锁的铁门和里面的滑滑梯,感觉进去玩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愿望。现在的游乐园看起来可爱又现代。那陪伴了我一共七年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和小学,也越来越新,越来越漂亮,以至于它们还在原地,我却认不得了。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小吃城旁边的超市楼上,理发店对面,我最初学舞蹈的地方。我记得穿着粉红色的裙子和软软的舞鞋站在楼下,我记得三个小朋友一组拎着裙子从教室一头走向另一头,我记得学下腰时大家排成一排站在把杆前面......我记得那些感觉,穿越十几年的时光来到我身旁。
小学放学了,有段时间老师要求排成两队,一队是住在校园东边的,一队是西边的。有时候我就和好朋友边玩边回家,蹦蹦跳跳走到小区路口挥手告别。但更多的时候,外公早早地骑着单车在校门口等我。我在小学的作文中形容:“他就像长颈鹿一样伸长脖子等着我走出来。”
大家都叫你华工,我之前很好奇,华中科技大学里一个工字都没有啊。后来才知道,原来你以前叫华中理工大学。听起来那么亲切,原来不知不觉,你已经是我们渗入骨髓的家园了。
……
我突然好舍不得你,我想到,我对你这么熟悉,到头来,却还是始终以家属的身份,而不会成为学子。
大概,我对你的感情,永远只能停留在怀念童年与热爱故乡,而不是学子对于一间高校吧。
可是无论如何,我走进你,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与安全感……
我即将走进大学,陌生而新奇的。我会很爱她,当然。但这跟爱你不一样。对你,我是数不尽的依赖。
我想你,永远好好的,就在这里。等我回家,好吗?
和你的故事太多太多,我想写,却又不知从何开始,下笔尽是琐碎凌乱的回忆。今天就先到这吧,你也知道,十年,足够一本厚厚的书那么多。(哪怕最初的几年,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不点)
不是“母校”,胜似“母校”,就是这样吧!
原谅我的语无伦次。谢谢你,我爱你。
【今天的配图是我在校道上随手拍下的,没那么与原文匹配。但她真的很美,很美。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想来看看吧:-)】 |
|